系统产能0.5-50T/H定制
控制方式变频软启动/半自动/全自动
膜面积30-40㎡/Z
工作压力0-2.5MPa
工作温度≤45℃
运行pH值3-11
装机功率定制
工作电压380V
设备尺寸可定制
中草药提取即采用不同的溶剂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溶解提出,整个工序涉及提取、粗滤、精滤、浓缩、干燥等多个环节,各环节环环相扣,对整线收率、产品品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。若过滤工序处理不好,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澄清度及纯度,得到的粉体不仅分散性差,也将大打折扣。
传统药企采用过滤精度较低的板框、滤袋、滤芯、醇沉、水沉等工艺,由于精度不足,很难将药液中引起浑浊沉淀的胶体、鞣质等溶解性大分子杂质除去,即可得到的液体产品短期即产生悬浮物,时间稍长将产生大量沉淀,影响产品的外观及市场销售。
为解决上述精度不足的问题,近年来,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,在超滤精度范围对药液进行过滤除杂,脱盐浓缩,透过组分而截留大分子溶解性杂质,后续进行药液浓缩,药液澄清透明度高,中草药液纯度高,深受广大药企用户的**。

树脂下柱液以及洗脱液泛指醇、甲醇作为溶剂或者酸碱水的液体,此种工段水量大,有效成分含量较低,直接进行常规减压热浓缩,能耗高,热敏性成分被破坏。
膜法低温浓缩设备,可以在低温或者常温状态下进行物料浓缩,先脱除大部分的溶剂,起到预浓缩的目的,减少后续处理热浓缩的处理量以及受热浓缩时间,减少热敏性成分的损失。以三七皂甙为例,膜浓缩可以将后续热缩体积预先浓缩为原液的1/5,分离出的可直接回用至再次洗柱子工段,过程减少热浓缩损失约80%;三七皂甙后续加热时间大大减少,有效保护热敏性成分RE皂甙。
膜浓缩分离一吨醇,膜浓缩能耗约15-25元,传统热浓缩至少80-150一吨;膜浓缩因为不涉及到相变,浓缩过程基本没有损失,热浓缩过程每次蒸馏基本损失15%左右,膜浓缩可以大大减少的消耗。

**植物(中草药)提取液3000L/h膜过滤系统、3000L/h膜精制系统、3000L/h膜浓缩系统已于2020年4月25日圆满交付陕西西安某植提企业。三套膜分离设备,可实现提取液的高精度过滤、提纯精制、常温浓缩等工艺目的,产品品质得到提高的同时,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能耗成本及原材料成本。
该植提企业为48m³/d、成分含量1.2%的水提物料,膜过滤除去提取液中植物纤维、胶体、杂蛋白等呈现半溶解及溶解性大分子杂质后,再由膜精制系统进一步除杂,终膜精制滤液再采用膜浓缩系统得到浓缩液,经喷干制粉,制备粉体。
膜浓缩系统将提取液有效成分含量浓缩到13%,即浓缩约11倍,终浓缩液体积约为5m³,即脱水43m³,浓缩脱1m³水或1m³能耗成本约25元,相对于以往热浓缩工艺,经过核算每方可节省约135元,即在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,每年生产250天还可为该企业降低145万的能耗成本投入。若做醇提液,则膜浓缩过程醇几乎无损耗,传统热浓缩回收醇损耗一般在5%-10%,按5%计算每年也可节省=0.05*43*6000*250=322万。

膜澄清,浓缩技术工艺流程:
中草药材/植物预处理→煎煮提取→(离心)→膜澄清→上柱吸附→膜浓缩→真空浓缩→后续工艺
膜澄清技术优势:
1、根据液体浊度、含固量和粘度以及分离要求,灵活选择离心搭配或单使用管式、中空纤维、卷式膜结构组合,
替代传统醇沉操作和板框过滤。
2、高精度选择性过滤,有效截留浑浊胶体和大分子杂质,获得高质量澄清液体,显著提高树脂吸附效率,降低树脂
清洗频次,并获得高纯度产品。
3、包括滤材与能耗,膜超滤综合过滤费用在5-15元/吨,对比醇沉工艺,可节约运行费用80%及以上;
4、膜过滤工艺简单,过程无相变、效率高、连续化过滤生产。
5、合理的设备投资,简单、便捷的设备操作,自动化程度高,人员配置少。
发酵类药:抗生素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的澄清过滤、分离提纯、浓缩脱盐
植物提取:植物有效成分、单体成分的澄清过滤、除杂精制、脱色、浓缩
制剂:口服液、液、膏剂等的澄清过滤、精制除杂、浓缩
注 射 剂:除热源、除杂过滤、提高药品安全性
http://luodengrong.b2b168.com